首页 SSE中文网
  • 首页
  • SSE中文网
  • SSE中文网

    你的位置:KEY 中文站 > SSE中文网 > 新冠肺炎疫情下逆全球化的表征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逆全球化的表征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发布日期:2025-01-03 17:55    点击次数:104

      摘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化遭遇逆流,“逆全球化”呈现上升态势,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意识形态、公共卫生治理等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时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逆全球化声音,中国从多个方面积极应对,通过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消弭意识形态鸿沟、建设和谐美丽家园、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等措施,多管齐下,朝着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逆全球化;中国策略;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球,它给全球人类生命和健康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的同时,也促使许多国家有意无意地开始相对封闭国门,各国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挥舞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大棒,极尽“甩锅”、“抹黑”、联合霸道制裁之能事,美国甚至单方面宣布拒绝缴纳会费,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发展、技术合作、政策协商、气候应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治理危机、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加深、世界经济长期低迷、收入不平等加剧等弊端。新冠肺炎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愈加严峻。  一、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全球化概念诞生于西方社会,国际社会接受和使用“全球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全球化过程。全球化在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过程,即资本、商品、服务、劳动力和信息向市场和国界以外的区域扩散,也称为“经济全球化”。[1]此外,它还包括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社会全球化、生态全球化等方面。全球化在有效地促进国际、国内大循环的同时,也伴随出现经济风险加剧、贫富差距扩大、霸权主义产生、文化价值观扭曲、生态文明恶化等问题。  逆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因为全球化而导致的相互依存及整合出现回退的现象。[2]标志性事件有:1999年,反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运动是逆全球化的萌芽;2001年,在美国纽约市中心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给全球化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和传播了逆全球化的概念;2016年,随着特朗普上任后,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美国“退群、”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不断上演,又一次掀起了“逆全球化”的一拨新的浪潮。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不断交织碰撞。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于2020年初爆发,疫情的蔓延具有全球性流行的特征。截止北京时间2020年11月9日,中国累计确诊92242例,国外累计确诊50627924例,涉及216个国家和地区。毫无疑问,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灾难。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扩散和传播,有些人对全球化的悲观情绪开始增多,他们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给本国的政治统治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因此,他们主张各国应该各自为政,减少人员交流,甚至主张本国的公司和企业只能为本国生产和服务,需要撤回对其他国家的投资。由此可见,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逆全球化”再次成为世界焦点。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逆全球化的表征  (一)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经济活动受挫。对经济全球化的首要冲击是经济贸易量的减少,比如:国际资本流动放缓,商业贸易持续萎缩。世界银行(World Bank)近期的经济预测报告指出,在基线情景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预计2020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将从2019年的5.8%降至2.1%。[3]  其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受到威胁。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时,各国为应对疾病传播采取了限制原材料、产品、人员、技术等防控措施,导致工厂和航运受到限制,原材料生产和订单延迟,全球众多国际商品和服务供应被迫放缓甚至停止。可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给供应链的稳定、安全和经济秩序带来威胁,也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最后,跨境直接投资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快速下滑,投资者不仅降低了收益甚至遭受损失,而且由于对未来投资缺乏稳定的预期,大多数跨国公司会选择减少或推迟新的投资或减少再投资,这使得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总额出现急剧下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预计2020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总额相较上一年将减少5%至15%,或将触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4]  (二)国际单边主义抬头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单边主义呈现抬头之势,它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方面,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部分国家在疫情防治中出现单边思维、孤立主义的行为。最明显的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非但没有充分沟通、合作,共同抗击疫情,反而各自为战、以邻为壑,严重损害了国际间合作抗击疫情的互信。  另一方面,从美国对中国的行为来看,美国对中国采取针对性的限制措施。在疫情爆发、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不是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反而将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对中国的防疫药品出口施加美国认证门槛,企图以美国标准来贬损中国产品形象,并通过发动舆论战炒作、抹黑中国,陷入制度优劣、模式之争的桎梏之中无法自拔,甚至妄图转嫁国内矛盾,这无疑对全球合作产生了不良影响。  单边主义不得人心。美国可谓是实行单边主义的国家之一,就中美关系而言,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的一贯政策。奥巴马政府曾把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更多强调彼此关系的合作性,而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则敌视中国。美国刚卸任总统特朗普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影响美国国家利益,是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兴盛的“修正主义国家”;在新任总统拜登看来,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威胁,而中国是美国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显然,美国政府牺牲其他国家的主权,维护本国利益,大肆破坏国际秩序,实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企图阻碍中国的发展,这与全球化潮流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解决世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三)意识形态偏见加深  从古至今,基于不同阶级和党派、不同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利益冲突,意识形态斗争从未停歇过。实际上,美国自十月革命以来便形成了反共意识;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偏见更加明显,世界政治格局逐渐分化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近几年的时间,越南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而且模式与中国最相像,然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正在围猎越南,以此削弱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社会主义政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进一步加深。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疫情抗击的战斗中,敌对势力发动了针对我国的网络战争,通过散布谎言,歪曲事实,夸大现状,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将矛头直指党、直指政府,意在制造混乱,颠覆我国政权。比如,将方舱医院说成“集中营”;隐去“李文亮”医生是名共产党员的事实,将其塑造成一名体制的受害者,妄图引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西方有些媒体甚至将中国在控制住本国疫情后的对外援助,硬要套上意识形态的色彩,说成“口罩外交”、“影响力之争”和“地缘政治之争”。  深究原因,西方国家在疫情下联手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围堵和遏制,是意图化身“甩锅侠”来缓解本国危机。随着疫情的影响,西方一些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上升,右倾势力抬头,大打意识形态牌,将其衰落的原因归罪于中国的发展,引发民众对中国的敌视。对此,我们要抛弃幻想,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四)生态文明遭受严重破坏  新冠肺炎疫情将全球生态的破坏尖锐地呈现出来,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气候之间尚处于不平衡状态。具体表现在:一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失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滥食野生动物而引起的。据医学研究表明,蝙蝠体内存在数百种病毒,是病毒的自然界原宿主,而其他野生动物如穿山甲、果子狸等在与蝙蝠的接触过程中或通过其他途径会感染病毒,成为病毒的中间宿主。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相处。人类为追求利益、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无休止地开发自然,导致野生动物向人类生活空间迁徙,人类的生活空间里出现了更多病毒。此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病毒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给城市环境带来的诸如交通拥堵、机车尾气排放、噪音污染、垃圾处理、绿地减少等问题。可见,人类既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也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由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病毒的生存、繁衍、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而且也引起许多动物的迁徙,使得这些动物将其携带的微生物传播到其他区域,从而进一步扩大病原体和传播媒介的分布范围。因此,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我们还必须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从根本上采取措施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  (五)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遭遇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和传播,使得全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在疫情的冲击下面临窘境。具体表现在:一是美国脱离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不仅暂停向世界卫生组织缴纳会费,特朗普政府还任意指控世界卫生组织未能及时共享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未能及时提供防疫抗疫的政策建议。美国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全球防控疫情的大局,给全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二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作为负责卫生事务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拥有194个成员国的世界卫生组织是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最具权威和专业的国际机构,然而,由于权限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调动全球相关资源、协调各国和地区应对疫情方面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产生冲突。从目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来看,援助资金、药物和疫苗研发以及国际公共卫生机制的建立,几乎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而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主要力量,部分国家的主要目的并不完全出于对国际公共利益的维护,更多的是基于自身需求的满足与国家利益的维护。比如,部分国家非但没有携手共同渡过难关,甚至还发布医疗用品出口禁令、禁止出入境等行为。由上可见,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应该遵循多边共治原则,凝聚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力量,形成联防联控的大格局。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应对逆全球化的策略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合作,响应党的号召,汇聚成一支强大的中国队伍,共同打赢了这场与病毒斗争的战役。在疫情爆发前,由于美国、印度等国对待疫情未能及时关注,导致确诊数据持续增高,然而,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方政府快速行动、因地制宜,实现了早预警、早发现、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预防和治理。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战胜重大疫情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提高医学研究和治疗水平,在抗击流行病中取得了胜利。自疫情爆发来,我国党中央就呼吁全国人民要增强信心、共同努力、科学预防和控制、制定精确政策,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逐步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  总书记曾指出:“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事实上,中国已经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无比的优势。中国正依靠这个优势,在风雨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脚踏实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更上一层楼。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  随着疫情的爆发,“逆全球化”的声音将越来越强烈,中国需要为此做好准备,通过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抓住疫情机遇,提升引领全球化的能力。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改革深水区重大风险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深化改革,打破各种利益壁垒,化解潜在的危机隐患。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体制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5]本次疫情的成功治理,为中国积攒改革经验、弥补治理短板提供了难得的实战演练。由此可见,疫情促使中国改革不断完善自己的机构,并且可以预期我国将继续以深化改革的方式赢得抗击疫情的成功。  另一方面,加快扩大对外开放。面对疫情,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对抗,人类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合作,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在G20峰会上,习总书记呼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并郑重承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6]最重要的是,通过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有利于参与国际合作的新优势。  (三)消弭意识形态鸿沟,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和负责任的国家,中国面对疫情时,既捍卫国家利益也承担了必要的国际义务。一方面,中国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不论各国意识形态差距,积极开展对外援助。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已向多国提供医疗用品和相关设备的援助,包括医用口罩、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叶克膜等并在第一时间向众多国家派出一批又一批的医疗专家组去协助抗击疫情。这一切都反映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另一方面,中国毫无保留与世界各国共享抗击疫情的经验,讲好中国故事。疫情没有国界,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中国人民在疫情面前,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抗击疫情,并因此,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一切友好国家的高度赞扬。  正如华春莹所言的,我们既需要预防和控制疫情,也需要反抗意识形态与冷战的残余病毒。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关键节点,中国为化解意识形态危机,积极作为。政治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法治上,完善疫情防控的相关立法、严正疫情防控的执法司法、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督查监察、引导全民知法守法用法,将坚持全面依法治疫进行到底;道德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四)共建和谐美丽家园,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强调各国应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也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中国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发展的道路。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采用西方生态现代化的模式。既不退回到农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也不能用生态文明取代和超越工业文明。我们的选择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纵观中国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有:一要提倡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杜绝铺张浪费,珍惜自然资源。二要树立保护野生动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意识。三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增强人口素质,减少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以及对自然资源需求。四要加强生态监测和保护,严控城市盲目扩张,治理大城市病和人口过分集中等问题,有效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总之,我们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我们自己,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长久发展之道,无视自然规律必将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为了建设好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全世界各个国家应做到:一要坚持生态文明,加强建设美丽世界。要站在对全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二要保持绿色发展,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绿水、蓝天、白云的环境中,能够与诸多物种共同生活,要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寻找发展机会,实现高质量的生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最重要的是,各国应增强责任感,把行动落到实处。  (五)坚持生命至上,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疫情的传播表明,面对重大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单个国家的力量也常常受到限制,因而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共同完善公共卫生治理至关重要。要完善公共卫生治理,首先必须确立符合全人类最广泛、最根本利益的价值导向,即必须将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生命第一的价值观。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并以此作为疫情防控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这不仅为中国人民也为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而且对维护全球公共卫生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次,还要加强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协调合作。我国政府及时的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相关信息、资金、医疗专家组等全方位援助。各国之间也应保持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政策对话,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以此,动员和组织全人类的力量,共同抗击疫情。  最后,各国应坚持将卫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制定卫生安全战略,包括对内增强科技实力和卫生应急能力的战略,以及对外提升全球卫生治理在外交议程中的优先级的战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积极构建全球卫生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制定国内外预防、发现和应对传染病威胁的具体措施。此外,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和二十国集团,尤其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亚经济合作等区域多边合作机制下,深入开展卫生安全合作,特别是在疾病监测和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领域开展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层卫生外交,创新区域性合作机制,例如确立“一带一路”国家联防联控长效合作机制等,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四、结语  现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蔓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是全球抗疫的引领者,也是全球化的重要倡导者与推动者,中国将与世界其他国家携手共同应对疫情和“逆全球化”带来的危机并制定针对性策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化的挑战,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严正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将永不停歇。中国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疫情国际联防联控,防止逆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今后,我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世界各国深入合作,并展现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冬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2][英]罗兰罗伯逊、扬阿特肖尔特主编:《全球化百科全书》[M],王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92页。  [3]《EastAsiaandPacific:CountriesMustActNowtoMitigateEconomicShockofCOVID-19》[ER/OL],https://www.worldbank.org/en/news/press-release/2020/03/30/east-asia-and-pacific-countries-must-act-now-to-mitigate-economic-shock-ofcovid-19,2020年3月30日。  [4]新华社.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疫情将重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N],人民日报,2020年3月10日第17版。  [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ER/OL],-04/27/c_1125914029.htm,2020年4月27日。  [6]《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重要讲话》[ER/OL],-03/26/c_1125773764.htm,2020年3月26日。  [7]《特殊时期最宝贵的人权保护——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0年4月16日第3版。  The Signs of De-globalization under the New Coronary Pneumonia Epidemic  Abstract:The world today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The global pandemic of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has accelerated the evolution of this change. Globalization has encountered a counter-current, and "anti-globalization" has shown an upward tre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politics, environment, ideology, and public Health governance is undergoing profound adjustments, and the world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turbulent change. Facing the anti-globalization voice under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China has responded actively from many aspects, by unswervingly adhering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eliminating ideological gaps, building a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home, and improving global public health Governance and other measures are multi-pronged, and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words:new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globalization; anti-globalization; Chinese strategy;